渭南日报 记者 毕云丹
刘春娟曾扎根农村教育十三载,面对艰苦的教学环境,她和学生一起动手做教具和学具,她还把自己的图书送给学生。
1998年,她被调到中学担任初中英语教学,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教法,为了更快适应,刘春娟课前请教有经验的老师,课后及时反思,查找漏洞。
“最难的是带初三的那8年,每天早上5:30起床,晚上9:30下课,为了让学生不在英语学科掉队,经常与学生沟通、交流?!蹦嵌渭枘训娜兆右彩浅渎腋5娜兆?,刘春娟给学生教记单词、练句型、写作文的方法,鼓励学生多练、多问?!爸锌记耙桓鲈旅刻焱砩?1:00,办公室都被学生挤得满满当当?!?/p>
2014年,刚进东街小学,对于一名一直带初三英语的她来说,科目的转变和学生的极大反差是摆在她面前的一道坎。
但刘春娟毫不退缩。她向其他老师求教、向书本求知、向实践求真。以最真诚的心态与家长沟通。一学期下来,收获满满。一群“小不点”在她的管理下,上课坐姿端正,发言踊跃,气氛活跃。
面对课堂改革和教材不断更新的现状,她坚持钻研新课标和教材,每节课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学情的基础上,精心设计出可操作的教案??翁弥?,她始终把具备学科基本技能,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作为课堂的主要任务。
学习中,引导学生逐步养成有序思考,善于表达,勇于质疑,随时总结的好习惯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,给学生多一点思考问题的时间,多一点知识消化反馈的余地,多一点进行活动表现的机会,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,让课堂活起来。学生达到了在探索中学习,在参与中发展。
从1995年9月上岗起,她就把人生坐标定在了教书育人的轨迹上。为了做一名好教师,她坚持学习,不断钻研中小学6~15岁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书籍,虚心学习老教师的教学经验,潜心向年轻教师学习怎样制作课件等信息化教学手段,参加名师培训,效仿名师的课堂模式,并且积极实践于课堂,她在教学中有清晰透彻的思路,恰到好处的启发,深入浅出的讲解,让每一节课都成为精雕细琢的示范课,让学生在高效的课堂中获得新知,在分层作业练习中提升能力。
一直以来,她所担任的学科在县区组织的统考中总是名列前茅,辅导的学生在各级竞赛中多次获奖,她本人也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、县级教学能手?! ?7年来,刘春娟永葆教育初心,用扎实的学识辛劳浇灌,用博大而无私的仁爱默默滋润着自己的课堂。她凭着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强烈的责任感,在“三尺讲台”上书写自己的完美人生。
请输入验证码